在法语中,Cru通常用来指代那些品质的葡萄园或酒庄。也许是由于勃艮第的特级园(Grand Cru)和波尔多的列级庄(Grand Cru Classé)这两个概念太过深入人心,因此不少葡萄酒爱好者都认为,产自Cru的葡萄酒自然不会差。可实际上,法国的Cru含金量有高有低,含义也不尽相同,不能简单地一视同仁。
勃艮第的Cru
众所周知,勃艮第的Cru分为“破棉裤(Premier Cru)”和“钢裤(Grand Cru)”,前者有600多个,后者的数量则仅有33个,其中既有仅一个足球场大小的La Romanee,也有像Corton这样面积超过100公顷的超级巨无霸,其中又划分出不同的略地和Climat,一路之隔,微气候就大相径庭。此外,因为拿破仑法典的继承制度,许多特级园分属不同的酒农、酒庄或酒商,他们对品质的追求、酿造的技艺和哲学截然不同。在这种情况下,勃艮第Grand Cru出产的葡萄酒品质和价格也差距悬殊。比如Leroy和JF Mugnier两家的Musigny Grand Cru,同为的特级葡萄园,但是价格却相差近7倍。
但不管怎样,相比于其他地方的Cru,勃艮第Cru的平均水准无疑是的。
波尔多的Cru
波尔多的列级名庄(Grand Cru Classé)划分始于1855年,经过150余年的时光洗练,除了傲视群雄的五大一级庄(拉菲、拉图、玛歌、木桐、侯伯王)和超一等的滴金以外,许多酒庄的品质早已今非昔比,像Pontet-Canet这样的五级庄无论品质还是价格都远超许多二级庄。
由于1855分级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,因此波尔多其他产区也开始效仿。1932年,梅多克地区未入选列级庄的一些酒庄联合成立了士族名庄联盟(Cru Bourgeois),初的成员多达444家,如今依然有200多家……虽然品质良莠不齐,但也常有卧虎藏龙之辈,如Chateau Phélan Ségur和Chateau Poujeaux。
1959年格拉芙产区的Grand Cru Classé分级选出了16家列级名庄,此分级虽然不会变动,但酒庄的水准和口碑都相当不错,含金量和可信度较高。
然后是右岸的圣埃美隆的Grand Cru Classé分级,从高到低分为三个等级,每10年更新一次。虽然每次调整争议众多,但在强手如云的圣埃美隆能博得Premier Grand Cru Classé A和PremierGrand Cru Classé B的酒庄都非等闲之辈,至于Grand Cru Classe级别则有60余家,需要留心甄别。另外需要注意圣埃美隆的Grand Cru AOC,这是Saint-Emilion AOC的升级版,几乎人人可得,与圣埃美隆列级庄无关,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