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我们已经身处葡萄酒消费发展速度快的时代,但在餐厅点酒往往还是件令人头疼的事。
许多实惠又好吃的餐厅,酒单却乏味得令人不忍卒读,翻来翻去只有那种淘宝上200元能买一箱的酒。
有的餐厅还酒单说得过去,但所有的酒定价基本都是按零售价翻3倍以上……酒喝起来怎么样?不好意思服务员不知道。
如果选择一家酒单选择丰富的餐厅,很遗憾侍酒师今天不在店里。没人推荐,你自己看着点吧…我也不知道为啥我去的时候他们都爱休息……
作为经常在餐厅点酒的“老司机”,王老师今天就为知味的读者们详细分解一下,面对各种类型餐厅的点酒攻略。
1、酒单乏善可陈的普通餐厅
打开略显油腻的菜单,在一页,你看到两张A4纸大的酒水单。其中白酒占去了三分之二的篇幅,剩下的三分之一,主流的啤酒又占去一半,黄酒和葡萄酒瓜分残存的篇幅。
碰到这种酒单的概率很高,在国内很多但传统的中餐厅,本土化的西餐厅,或者不怎么传统也不怎么但还说的过去的餐厅里都能碰到。仅存的葡萄酒通常不会超过4款,往往包括1款自称高端,但其实葡萄酒商店里其实只需100元的国产葡萄酒,以及2-3款之前没听过名字,来自智利中央山谷产区的进口葡萄酒。运气好的话,可能还会有一款开价500多块,但从来没听过名字的波尔多大区酒。
在这种餐厅吃饭,想要吃饭时也喝得开心,我诚挚的建议是——千万别点葡萄酒。有可能你会遇到一瓶保存不当的葡萄酒,更可能碰到的是就算没放坏也不好喝的葡萄酒。
在碰到这样选择余地有限的酒单时,黄酒或者啤酒都是更为明智的选择。尤其是啤酒,这几年一些大厂啤酒品牌也在进步,出品更为可口、香气浓郁的作品。我次在餐厅尝到青岛白啤的时候,那浓郁鲜美的果味着实让我惊艳了一把。
2、整体酒单偏贵的餐厅
随着国内餐饮市场高速发展,在一二线城市只要稍讲究的餐厅通常都会配备看起来还不错的酒单,上面的酒一般来自1-3家进口商。
的遗憾是酒的价格太贵了,而且越是好酒,加价越高……餐厅为就餐提供了服务和环境,除了酒水本身的成本外,一瓶外面卖120左右的酒,在环境好的餐厅卖到近300也是可以理解的。但如果一瓶300多的葡萄酒卖到900元,确实让人点不下手。总觉得,餐厅附加的价值,应该用加法加到酒价里,而不该粗暴地乘上一个系数。
更麻烦的是,这类餐厅并不一定配备的侍酒师,可能服务人员本身都没有尝过酒单上的酒。如果你点的酒自己也没喝过,那么好喝与否是随机的。
这类餐厅里,我不建议大家选择酒单上或者第二便宜的酒……很大可能性,这都是些极端廉价,品质难以的作品。
有一种可行做法,是在酒单中选择那些被严重低估,价格便宜但品质稳定的产区和葡萄品种。
比如大多数餐厅酒单上产自法国南部的西拉(Syrah),歌海娜(Grenache)和慕合怀特(Mourvèdre)的混酿红酒表现都很稳定,即使的那些也不太会让人失望。西班牙里奥哈(Rioja)出产的红葡萄酒,比较便宜那些大部分也都还多汁可口。
市面上不少智利酒性价比超高,你只要注意避开容易品质良莠不齐的中央山谷(Central Valley)就行。另外,阿根廷的马尔贝克(Malbec)、意大利西西里的黑达沃拉(Nero d’Avola)、新西兰的长相思(Sauvignon Blanc),都是一些即使很便宜也能香气味浓郁可口,好喝易饮的葡萄酒。
值得庆幸的是,在北上广以及其他一些葡萄酒氛围浓郁的大城市里,越来越多的餐厅老板意识到,如果把葡萄酒的利润适当降低,其实会显著带来销量的提升——用餐时点葡萄酒的客人本来就越来越懂酒,餐厅如果选择让利,这份心意,懂酒的人感觉到,自然也点得更多,这是一个好的正向循环。相反的,越是不懂酒的人,越怕点到价格虚高的酒,越发选择不喝酒,对餐厅一点好处也没有。
配备更多高性价比酒款选择,加价率也合理的餐厅,相信会越来越多。
3、葡萄酒选择丰富的餐厅
对那些拥有酒单和侍酒师的餐厅来说,点酒其实相对更容易。你如果犹豫不决,只需大方地征询侍酒师的意见就好。当然要记得告诉他你的基本要求——比如大致的价位,类型,甚至干脆问你点的菜配哪些酒比较合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