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响葡萄酒口味的因素有很多,从风土、品种到酿酒技术都是葡萄酒爱好者非常关心的环节。许多葡萄酒酒庄喜欢宣扬他们的葡萄园位于高海拔地区,也有人认为高海拔的葡萄园会葡萄酒的终品质有着积极的影响,这到底是真的吗?
海拔多高才算高?
海拔的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。世界上大多数葡萄酒产区海拔都不高。在欧洲,以高海拔而闻名的葡萄酒产区有两个:一个是意大利西北部的瓦莱塔奥斯塔(Aosta Valley),另一个则是西班牙的加纳利群岛(Canary Islands),两者的海拔分别为1300和1600米。不过,这些所谓的高海拔产区相比起海拔2750米左右的尼泊尔来说可就微不足道了,虽然后者的葡萄园屈指可数。
真正以高海拔而著称的大型产区,要数阿根廷的门多萨(Mendoza)了。该产区不仅是阿根廷重要的葡萄酒产区,其平均海拔也是位于世界前列,大多数葡萄园都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方。相比起来,在欧洲超过500米海拔的地区已经被认为是高海拔地区了。
海拔对葡萄种植的影响
1. 温度
一般来说,海拔的高低对葡萄的种植是有着重要影响的。高海拔地区往往气候更加寒冷,因此葡萄的生长期会相对更长,对于不同的葡萄品种来说这种影响有好有坏。当然,过高的海拔终会导致葡萄的成熟度不足,酿出来的葡萄酒也会酸涩无比。不过通常来说,生长期的延长有利于风味物质的凝聚和糖分的积累,对增强葡萄酒风味是有益处的。
2. 光照
在大部分葡萄酒产区,相比起位于山脚或是盆地的葡萄园来说,位于山坡高海拔葡萄园往往会得到更加充足的光照。光照充足是葡萄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。除此之外,由于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度更高,同一品种的葡萄也会长出更厚的葡萄皮来保护自己,这样也会导致葡萄的单宁含量更高,酚类物质更多(更健康),对于增强葡萄酒的陈年能力有积极的作用。
3. 土壤
除了气候条件之外,土壤的类型也会随着海拔高低而有所不同。高海拔地区通常土壤更加贫瘠,砾石比例更高,这样的土壤条件使得葡萄藤在高压环境下生长,葡萄藤会更加深入土壤,终导致产量较低、风味更紧致浓郁的葡萄酒。